放大爱心力量,为公益创投项目联合劝募
None
日期:2020-05-06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53个公益项目上线广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联合劝募平台

上门为出院后老人提供护理和关怀、用绘画和陶艺等艺术形式为福利院孤儿做康复治疗、探访关爱孤寡流浪老人……一系列广州社会组织公益项目为老人、青少年和残障人士服务,凝聚起社会爱心,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昨日,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第四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联合劝募平台情况。公众对这些公益项目捐赠资金,企业和腾讯将同时配捐,最高配捐资金可达两倍。今年,53个公益创投项目加入联合劝募平台,将冲刺筹款500万的目标,以更好地为老弱困难群众服务。
制订“5020”计划,
为广州公益创投链接社会资源
第四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已于今年5月8日正式启动实施,165个公益项目带着2240万资助资金,分别服务于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等领域。
为“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公益创投项目,去年的公益创投活动创新模式,首次尝试搭建公益创投活动联合劝募平台,即公众为项目捐款同时获得企业配捐。今年的第四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继续启动联合劝募平台,而且目标更大。广州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兼业务部部长庄秀英介绍,去年第三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动员组织69家创投主体及其项目上线进行公开募捐,最终获得283万元筹款、3.1万捐赠人次、25个项目筹满的成绩。今年,联合劝募平台力争实现筹款金额超过500万的目标。
据介绍,今年8月2日,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广州社联已组织53个公益创投项目成功上线第四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联合劝募平台。为保证募捐效果,广州社联制订了“5020”计划。“50”是指从165个创投项目中挑选出50个左右的项目上线,“20”指在50个项目中重点培育和支持20个创投项目树立品牌,成为筹款标兵,力争筹款金额超过500万。
据了解,目前广州社联已为各上线公益创投项目开展了3场募捐能力建设培训,同时整合媒体资源联合宣传推广53个上线项目。庄秀英说,在公益行业“市场化”的背景下,很多社会组织更关注“效益”,搭建联合劝募平台初衷是希望引导社会组织以资金为导向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的实质,通过联合劝募平台,让更多好的项目能“走出去”,逐步让社会资本回流到公益行业。接下来,广州社联也将重点组织53个上线项目冲刺99公益日。
放大爱心力量,
为广州公益创投传播好声音
广州社联今年继续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为劝募平台上线的项目提供企业配捐资金,与公众捐赠形成了全新的1(公众捐赠):1(企业配捐):X(腾讯配捐)配捐模式,这意味着上线的公益创投项目可以获得更多配捐资金,最高配捐资金可以达到2倍,爱心力量被再放大。
据了解,第四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联合劝募平台上线仪式以来,53个项目陆续上线平台向社会公开发起募捐工作。迄今为止,上线项目共获得4278人次的捐赠,筹集善款近10万元,公益创投项目+互联网筹款的探索越发见成效。
上线的53个公益创投项目,近期将会在广州民政微信平台、广州社联网站和微信平台、中国扶贫基金会微信平台进行推广。希望更多爱心市民参与劝募和传播,通过联合劝募平台让爱心倍增,一起传播广州公益创投好声音。
项目服务多样化,
为广州公益创投增光添彩
53个公益创投项目分别为困难群众服务,服务项目多样化,有为失能、孤寡老人提供护理和照顾,有关怀自闭症患儿、孤独症病人、地贫儿和烧伤病人的项目,还有的帮扶单亲家庭。昨日的发布会上,广州护理学会、广州小洲艺术家协会、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广州市海珠区派森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分别作为第四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联合劝募平台上线代表,向社会通报项目上线情况。
“红棉天使”关爱出院后老人
老人出院后不少还需要带病、带瘤生存,离不开专业性护理,但家人无法照料得过来,老人怎么办?广州护理学会发起的“红棉天使长者计划”项目,定位就是组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广州护理学会负责人倪军介绍,现在已经有越秀、海珠和荔湾区的30多名护理人员成为“红棉天使”,用业余时间上门为老人服务。这个项目的目标是覆盖三个区的300名老人,现在已上门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87人次。
公益创投项目也将服务推进到病区,广州市海珠区派森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发起的“病区的春天”项目,就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第一医院的重症长者为服务对象。在我国癌症的发病高峰在75岁到80岁年龄组,发现癌症后很多老人难以接受,治疗过程中也有巨大心理负担。“病区的春天”项目组织社工、心理咨询师和义工走进肿瘤病区,用音乐、表演、微笑等治愈性手法开展情绪疏导及心理支持服务,提高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现在,项目已经为16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给病房老人带去笑声。
实现1800个孤儿的绘画梦
广州小洲艺术家协会发起的“1800个孤儿的绘画梦”项目,以社会福利院中的孩子们为服务对象,关注孩子们在失去双亲缺少关爱或因身体缺陷生活无法自理被人遗弃所带来的心里压抑及失落。项目的发起人哈弥介绍,“1800个孤儿的绘画梦”项目已进展到第二年,小洲艺术家协会组织艺术家和社工走进福利院,给孩子们上绘画、陶艺课。另一方面,项目也带领孩子们走出福利院,到外面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用艺术和创作来达到儿童艺术启蒙和心灵治疗效果。“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和做陶艺,表达内心的感触、向往,也能宣泄压力和孤寂,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哈弥说,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为这些角落里的小朋友们带去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流浪孤寡老人也是公益创投项目的关注对象,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的“让爱传递·善心为老”项目定期探访关爱来穗老人和孤寡流浪老人,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还帮他们寻亲、踏上返乡路。今年60岁的周永厚是辽宁人,在外流浪21年,被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在天桥底下发现。在社工的帮助下,周永厚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弟弟,今年7月和亲人一起重返故乡。
记者 卢文洁
(《广州日报》 2017年9月1日 A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