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了解白内障这个致盲眼病!
None
日期:2025-05-12作者: 来源:工作室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经常会说自己视力大不如前,当他们出现“看手机小字看不清楚、剪指甲要佩戴老花镜、看远处也没那么清楚了”等等迹象时,总会以为是老花作祟,结果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白内障。今天,广州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沙翔垠教授带我们一起系统地了解“白内障”这个致盲眼病!

白内障其实是一种任何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并使透明度下降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由于发病率高、致盲率高,被称为眼科“白老虎”。

需要注意的是,变白的是眼睛里的晶状体,而不是眼睛。因此,在讨论白内障之前,首先要先弄清“晶状体”是什么。
晶状体是一个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组织,会通过改变自身厚度来调节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这样眼睛才能看清楚东西。晶状体不仅可以透过90%的可见光,还可以吸收紫外线,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晶状体处于眼内液体环境中,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晶状体透明度下降,一旦产生浑浊,就会患上白内障。
白内障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增长、眼部外伤、眼部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环境(如强烈紫外线照射)等。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它是晶状体老化后的退行性改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
- 无痛性渐进性的视力下降;
- 可有单眼复视、多视、眩光、屈光改变等;
- 双眼,不平行;
- 眼前固定不动阴影。
据混浊部位不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可分为皮质型、核性型、后囊下型、混合型。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类型,分为——

初发期
视力:一般不影响周边皮质;
晶体:呈楔形混浊、放射状混浊,常扩瞳后才发现,发展缓慢。
肿胀期(未成熟)
视力:减退;
晶状体:不均匀的灰白色混浊;膨胀;虹膜-晶体隔前移,可见虹膜投影;
前房变浅,诱发急性闭角青光眼;
眼底不能窥清。

成熟期
视力:降至光感或手动,但光定位和色觉正常;
晶状体完全混浊呈乳白色,虹膜投影消失。晶状体肿胀消退;
前房深度恢复正常;
眼底不能窥入。
过熟期
晶体:皮质呈乳糜状,核下沉;囊膜皱缩,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斑点和胆固醇结晶;
前房加深。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白内障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年轻人也并非完全不会患病。因此,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该关注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白内障如何治疗?
白内障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不可逆疾病,早期治疗有助于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
多个研究都表明,暂时还没有药物可以控制白内障的进展,或者逆转白内障。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式。目前,手术包括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它具有手术时间短(5-10分钟)、手术切口小、不缝线、恢复快、无痛苦等优点;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手术技术近年来最重大的突破之一,整个飞秒激光过程由电脑系统进行精密计算、数字化控制,使手术更精准、效果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白内障手术不要等到成熟了才做,只要影响视力影响工作和生活就可以手术。若等到成熟期才接受手术,不仅会因为视觉质量影响生活质量,容易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葡萄膜炎等并发症,还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视力恢复慢、效果差。
然而,如果白内障尚未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或者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条件不适合手术,也可以暂时不进行手术,但应定期监测视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