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一文了解什么是鼻咽癌,鼻咽癌的诊断及治疗

None

日期:2023-11-13作者:None来源:工作室

  人在呼吸时,气体从鼻腔到咽喉部,经过了一个宽度三厘米左右的空腔,就称之为鼻咽。由于鼻咽看不见、摸不着,且部位特殊,所以鼻咽癌早期筛查比较困难。往往当患者有了鼻塞等可感知症状时,70%到80%的病人都已是中晚期。日前,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疗三科徐炯源主任在直播间与大家分享关于鼻咽癌的诊治。

  

ny13_785882.jpg

  鼻咽癌分布具有地域性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最常见于鼻咽侧壁咽隐窝,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30~60岁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cce2.png

  鼻咽癌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聚集性。中国及东南亚各国鼻咽癌发病率高,北非次之,欧美及大洋洲发病率低。我国鼻咽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其中又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因此鼻咽癌又有“广东癌”之称。

  鼻咽癌的病因

  鼻咽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漫长演进过程,其主要致病因素有遗传易感性、EB病毒感染、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等。

  01遗传易感性

  尽管鼻咽癌不属于遗传性肿瘤,但表现出一定的人群易感性,同时有家族聚集现象,如发病率高的家族迁居海外,其后裔仍保持较高的发病率。而有研究表明,决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某些遗传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及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更容易受到外界致癌因素的攻击而导致鼻咽癌。02EB病毒感染

  在鼻咽癌流行地区,90%以上的鼻咽癌发生都与EB病毒相关。鼻咽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的DNA、mRNA或基因表达产物。EB病毒主要通过感染人类的口腔上皮细胞和B细胞,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阻止受感染细胞的凋亡,同时激活其生长,引起鼻咽癌。03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

  早期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生与长期摄入咸鱼密切相关。除了咸鱼,还包括其它腌制食品如咸菜、熏肉等。因为这些腌制食物含有较高的亚硝盐,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亚硝酸胺,其中亚硝酸胺属I类致癌物质。

  此外,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鼻咽癌患者头发中,元素镍的含量均增高。动物实验证明镍可以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还可以激发EB病毒,促进其抗原表达。另外,芳香烃是一致癌性较强的物质,可诱发大鼠鼻咽癌,在鼻咽癌高发区家庭内含量呈明显增高。

  鼻咽癌的症状

  大多早期鼻咽癌患者是没有症状的,仅少数患者会有鼻涕带血或抽吸性血丝痰,或一侧耳鸣的症状,但由于症状不明显,所以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到了鼻咽癌中晚期,病人会有以下表现:

  - 涕血,主要是血丝鼻涕和抽吸性血丝痰;

  - 头痛,多偏向一侧,呈间歇性;

  - 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颈部出现肿块,无痛,质硬,活动度差,常易被误为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

  - 远处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肺、肝等。

  

cce3.png

  鼻咽癌的诊断

  鼻咽镜: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可发现鼻咽腔内的黏膜情况以及是否有肿物及溃疡,并且可以取活组织做病理切片,以及时正确发现鼻咽癌。

  影像检查:影像学检查对确定肿瘤侵犯范围及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十分关键。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放疗后复发的鼻咽癌,MRI有独到的作用。它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的肿瘤。CT扫描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显示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能显示鼻咽癌向周围结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血清学检查:有EB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中检查出EB病毒抗原及抗体升高,部分患者EB病毒DNA拷贝数升高明显。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

  病理检查:活检,首选采取鼻咽组织进行活检。如活检反复为阴性,则可考虑颈部淋巴结活检。

  鼻咽癌的治疗

  由于鼻咽的位置特殊,传统手术切除有一定的局限性。鼻咽癌对放疗敏感,放疗是目前公认的鼻咽癌首选治疗手段。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理分期制订个体化分层治疗策略,对于早期癌一般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局部晚期癌则推荐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转移性鼻咽癌则多采用姑息性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

  值得注意的是,放疗过程容易对靶区周围重要正常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急性或亚急性放疗反应,一般在放疗期间或放疗后3-6个月内出现。这些反应包括急性腮腺炎、口腔黏膜炎、发热性皮炎和味觉障碍等;

  

cce4.png

  第二类的毒性反应通常在放疗后6个月出现,主要包括口干、蛀牙、张口困难、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上肺纤维化、皮肤软组织纤维化和放射性脑脊髓病、放射性眼病等。

  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功能锻炼是降低放疗晚期并发症的重要方案,应及早的进行康复介入,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带来的痛苦,改善营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早发现和管理。

  鼻咽癌的随访

  治疗后,建议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包括头部和颈部检查)、反光镜和纤维镜检查——

  - 第1年,每1-3个月复查一次;

  - 第2年,每2-6个月复查一次;

  - 第3-5年,每4-8个月复查一次;

  - >5年,每12个月复查一次。

  治疗后,建议考虑在6个月内行原发灶(以及颈部,如果颈部接受过治疗)的治疗前基线影像学检查;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如有临床指征,建议行胸部CT平扫加或不加增强扫描;对于检查中难于观察到的部位,常规进行每年一次的影像学检查(采用与治疗前一样的影像检查手段复查);每6-12个月复查TSH;牙科评估以及监测EBV-DNA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