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有效快速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

None

日期:2024-04-02作者:None来源:工作室

  如今,生活越来越“卷”,让人越来越焦虑,情绪越来越糟糕。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时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日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治疗师周伟翔博士在直播间教大家如何有效调节负面情绪。

  


ny02_549502.jpg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负面情绪导致的重压,不断在身心两方面积聚、叠加,仍然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和排遣,便会渐渐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投射到肌体上,如精神萎靡、身体疼痛、失眠、免疫力下降、肠胃出现问题等。

  

n2.jpg


  此外,癌症导致患者心境低落,逐渐产生食欲下降、倦怠乏力等抑郁相关症状,使患者产生抑郁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反之,抑郁症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加剧。

  那么,在我们处在负面情绪如愤怒,第一时间会有什么反应呢?现场周博士与主持人对话,分析主持人近期出现负面情绪的情况,如亲子矛盾——下班回家,发现两个孩子为了争玩具大吵大闹,甚至打架,这让主持人心生烦躁,甚至想发火。


  Q 为什么烦躁呢?

  A:首先,这玩具有什么好争抢?其次,抢东西这个行为不好,还通过武力(打架)解决,有一定危险性。


  而在周博士的引导下,主持人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如——

  — 小孩子年龄还小,这行为可能是一种本能反应;

  — 可能是在维护自己物品的所有权;

  — 并没有意识到打架的不好。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感觉有负面情绪时,是因为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和感受去看事、看人,只用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去评判他人,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没有看到事情的全相。

  

n3.jpg


  事实上,无数个案例都表明,无论是对人的愤怒、恐惧、怨恨和厌恶;还是自己的内疚、哀伤、羞愧和自责,很少和事实本身有关,是我们的想象使我们陷入苦海,并非事实本身。这些情绪主要来源于我们的解读。也就是说影响不良情绪是当时的不良想法,这是认知偏差引起的。

  认知偏差——

  全无思维(非黑即白):用两极化看待事物,没有中间地带,如:“如果我没有取得完全成功,我就是个失败者。”

  灾难化:不考虑其他可能的结果,而是消极预测未来。如:“我将十分不安,我无能为力。”

  去正性化或低估正性信息:毫无理由地告诉自己,正性的经历、事件、素质都不值得考虑。如:“我做项目很好,但是不能说明我能胜任,我只不过有点运气。”

  标签化:对自己的认知完全倾向于负面,用错误来树立自我形象,贬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即给自己或他人贴上确定的且概括化的标签。如:“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这辈子都无法改变了。”

  过度概括:得出一个广泛的消极结论,结论远远超过事情本身。如:“我太粗心了,我不适合当领导。”

  夸大或放小: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通常发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错误、恐惧时,你夸大了消极面,放小积极面。如:“我晋升失败,我的后半生就没有意义了。”


  其实,存在认知偏差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拥有喜怒哀乐,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地规避掉所有认知偏差发生的情景。只要在我们察觉到自己情绪开始变糟时,多去注意一下这个方面,而一旦看到事情真相,就会发觉很多烦恼真的是庸人自扰,我们的心也就会感到释然和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