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炎症是癌症的“催化剂”?

None

日期:2024-06-26作者:None来源:工作室

  36岁的董先生因工作原因常年加班熬夜,饮食及作息十分不规律,还很喜欢吃油炸食品,烟酒不断。在上班中发现胃部不适,如消化不良、胃酸返流等等,董先生自行口服胃炎相关药物,但症状仍未缓解,到院检查发现竟是胃恶性肿瘤。这一步步到癌症,与炎症有关吗?炎症真的是癌症的“催化剂”吗?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1/6的癌症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的。持续的慢性炎症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日前,加拿大自然学李思锐博士在直播间与大家聊聊炎症与癌症的关系,一起去看看吧。

  

图片


  炎症是什么?

  前几期直播我们已经聊过这个问题。炎症,就是平时所说的“发炎”,不是一种具体疾病,而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人体局部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免疫细胞会被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并引起局部炎症,是机体组织损伤病变而产生的自我防御反应。

  短暂的炎症,会促进机体白我修复,如急性炎症(感冒、发烧等)。但如果炎症长期存在,即慢性炎症,超过机体承受能力,正常细胞会因炎症反应而出现损伤,导致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包括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传染性疾病等。所以我们要警惕长期存在身体的慢性炎症。

  

图片


  炎症如何发展成癌症?

  炎症其实常发生,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比如如果你平时有疲劳、乏力、状态差、亚健康状况,可能和身体慢性炎症有关。只是身体慢性低度炎症,一般不容易察觉到。造成炎症有三大因素:

  ①炎症诱导因子;

  ②细胞间通讯出现异常;(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

  ③细胞发生病变。

  炎症的产生,相当于有诱导因子来“砸场子”,细胞传感器这个“门卫”作为第一道防护线。但当这一道防护线出现问题时,诱导因子就会进入“场子内”,直接伤害“场地人员”,即细胞组织和炎症的介质,造成“伤亡”,留下乱七八糟的“战场”。

  而这就是炎症发展成癌症的最初形态。如果这种“砸场子”一年一两次,那么无伤大雅,但若是天天“砸场”,相当于诱导因子长期作用于细胞组织,就会造成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免疫功能逐渐素乱,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作战力直线下降,若不及时治疗,就容易变成癌细胞。

  哪些炎症需要警惕?

  并不是所有炎症都会发展成癌症的,但以下5类慢性炎症是有明确证据表明可能会演变成癌的,需要警惕。

  01 肝炎→肝癌

  我国8成以上的肝癌患者体内存在病毒性肝炎,罹患肝炎后病毒会在体内不断复制,对肝脏带来慢性损害。持续发展下去容易演变成肝硬化,而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容易恶化成肝癌。

  02 肠炎→肠癌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肠癌的发生之间有明确关系,该病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相关,是一种复发性、炎症性、慢性、非特异性的病症。

  03 胃炎→胃癌

  幽门螺杆菌会让人的胃部反复出现胃炎和溃疡,就可能会引发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04 胰腺炎→胰腺癌

  胰腺炎没有及时进行规范治疗会演变成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会让胰腺组织不断损伤,导致胰腺癌的发生几率增加。  

  05 宫颈炎→宫颈癌

  宫颈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淋球菌、衣原体导致的宫颈炎一般不会发展成癌症。但因为HPV感染所致的宫颈炎,没有及时干预治疗,在8-10年后可能会演变成癌。

  哪些促炎食物要少吃?

  01 高糖、高脂肪食物

  这些食物可能会引发炎症反应,增加患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其中包括糖果、蜜饯、甜饮料、油炸食品、肉类、黄油、奶酪等。

  02 加工肉类

  加工肉类本身就被国际列为一级致癌物。这些食物包括热狗、培根、腊肠、熏肉等,普遍会口味过重,容易吃进太多的盐分,很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并且增加患结直肠癌、胃癌的风险。

  03 炸鸡和炸薯条等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高温烹制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和高热量,会引发炎症反应,并且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04 酒精

  酒精是一级致癌物。过量饮酒会损害消化道和肝脏,同时也会引发炎症反应,容易患肝炎、肝硬化和胃病。


  如何控制炎症,远离癌症?

  有研究表明,炎症的诱因和结果,对驱动肿瘤发展以及减少对恶性微环境的免疫控制是多重的。炎症决定复杂肿瘤微环境多种成分的细胞命运,而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复杂相互作用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肿瘤微环境通常是指肿瘤产生和生存的内环境,就是一个缺乏氧气且极酸的细胞环境,这个环境十分有利于癌细胞以及在癌化肿瘤中出现的微生物的生长。其特征为:缺氧、慢性炎症、免疫抑制。事实上,由炎症发展到癌症需要10年左右或者更长的时间,如果能够及时重视和管理,就有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远离那些“炎性”生活方式,如爱吃甜食、爱吃油炸食物、爱抽烟喝酒、久坐、不爱运动、容易焦虑等等,也要平稳内环境,积极控制炎症——

  01 吃对天然“消炎”食物营养

  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糙米、荞麦等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可减轻身体炎症反应;

  硒元素、姜黄素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对抗炎症细胞。

  02 养成“抗炎”好习惯

  吃好早餐,调节肠道,提升自愈力;

  坚持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保证睡眠,修复细胞,改善炎症反应。